首页

欧美SM女王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8 23:54:03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60744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祝贺!王楚钦/孙颖莎夺得WTT沙特大满贯赛混双冠军

与会专家还建议,精准把握和运用全媒体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传播规律,广泛宣介新时代法治领域的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促进人类法治文明交流互鉴。

墨西哥学者:RCEP比CPTPP更能扛起“亚太自贸区”大旗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其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徽州女人》等名扬海内外。

今天也想见到你

汪文斌指出,中新副总理级双边合作机制会议是两国最高层级的机制性沟通渠道,多年来为统筹推进中新各领域合作、服务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的机制会议将在天津举行,恰逢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开发建设15周年,双方还将举办相关配套纪念活动。

一图看懂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

如何翻译守正创新的“正”?通过深入研读相关理论著作,他认识到,“正”指的不仅是“正确道路”,还有更深意涵。“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及,‘守正’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还要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由此出发,他主张将“正”译为“根本原则”。

中方:深信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将持续向前发展

各地区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掌握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